重慶收賬公司根據債務人所有之不動產。因執行實施強制管理。并命不動產之承租人按期向管理人給付租金。承租人自不得以押金有無著之虞為借口。而主張于押金內扣抵。若承租人因此抗不交租。管理人自得提起交租或交出租賃物之訴。又該租賃物縱經拍實。其租賃契約。對于拍買人仍繼續存在。其押金即可認為對于拍買人之債權。不能就租賃物之賣得金。主張優先受償。承租人交付押租金之后,仍應按期給付租金,不能主張于押租金內扣抵而拒絕給付租金。甲以價值一千元之房屋。出租于丙。收取一千元之押金。似與普通因擔保承租人之債務而授受之押金不符。究竟甲、丙間立約之真意如何。丙是否于所交押金外。尚須支付租金。其所交押金一千元。是否果為擔保丙之債務。而授受之事實關系。尚欠明了。其法律適用問題。即屬無從解答。使用租賃為諾成契約,當事人約定一方以物租與他方使用,他方支付租金,即生效力,不以押金之交付為成立要件。
租賃契約與押租金契約是各別獨立的契約,租賃契約的成立,不以押租金之交付為要件。民法第四百二十五條所謂對于受讓人繼績存在之租賃契約。系指民法第四百二十一條第一項所定意義之契約而言。若因擔保承租人之債務而授受押金。則為別一契約。并不包含在內。此項押金。雖因其所擔保之債權。業已移轉。應隨同移轉于受讓人。但押金契約。為要物契約。以金錢之交付。為其成立要件。押金權之移轉。自亦須交付金錢。始生效力。此與債權移轉時。為其擔保之動產質權。非移轉物之占有。不生移轉效力者無異。出租人未將押金交付受讓人時。受讓人既未受押金權之移轉。對于承租人自不負返還押金之義務。惟承租人依租賃契約所為租金之預付。得以之對抗受讓人。故租賃契約。如訂明承租人得于押金已敷抵充租金之時期內。不再支付租金。而將押金視為預付之租金者。雖受讓人未受押金之交付。亦得以之對抗受讓人。此為本會議最近之見解。所有以前關于此問題之解釋。應予變更。至來呈所設之例。